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 JavaScript 語法,但沒關係,這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
快訊 |

美術各類別精神

陶藝

前言
由於台灣本土文化有一段長時期被忽視,許多早期藝術作品、文獻及建築已遭破壞或流失,這種情形一直到最近幾年才有所改變。現在在文建會與各地方政府的尋求文化資產的保護與對當地文化發掘與展現,期望能有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地方資源再利用,因此整理與研究做數位典藏成為保存與傳永文化重要之責。南投陶展示館的陶藝品典藏述說南投的先民的歷史遣跡與陶業在南投地區的二百多年的古老產業。典藏品收藏中有臺灣各地的陶製品(北投窯、鶯歌陶、苗某窯、大甲東、沙鹿窯、南投陶、歸仁窯等〕 、中國〔 石灣窯、廣窯〕 與日治時期進口陶瓷品,以及現代南投陶藝作家的經典作品。雖然現今陶藝已走向現代陶藝發展,但不可否認陶業對南投的重要性。本文即在探討南投陶發展與特色,希望能夠借此讓南投陶的歷史借由數位典藏廣泛留給後人知曉,呈現南投的地方文化。  
利用陶土燒製而成的器物稱為陶器。磚、瓦也在陶器的範畸之內,別稱為陶磚、陶瓦。本文以陶器概稱一切陶土製品,以南投陶代表南投縣境所產製之陶器。

臺灣陶業發展變遷
根據陳第所撰《 東番圯》,明萬曆年間,臺灣地區商賈之間即曾以磁器互易鹿脯皮角;臺灣漢人的製陶活動則晚到明末荷蘭人佔領台灣才見記載。據荷蘭人的紀錄,他們佔領台灣時期為了滿足與建城堡、教堂等建築磚瓦的需求,從大陸雇用工匠人來台,製造石灰磚瓦,且有磚造的紅毛城及磚仔橋。可見在漢人尚未大量移民臺灣之前,臺地已接觸使用陶器多年。但接觸使用與生產製造是不同的,最早記載移民來臺漢人自製瓦片,是在《 臺灣外記》 敘述:「(康熙四年,1665 )… 以諮議參單陳永華為勇衛,… 親歷南北二路各社,勸諸鎮開墾,… 教匠取土燒瓦,往山伐木斬竹起蓋蘆舍,與民休息。」陳永華「教匠取土燒瓦」是最早見諸於史料,有關臺灣地區居民燒瓦的記載。  
明鄭時期有下列三項特殊的環境因素,確實相當有助於促進臺灣本地陶業的發展。第一:大量漢移民湧入臺灣,戶口日增、田疇日開、人文日盛,提供陶工生存與發展的經濟基礎。第二:開發內陸,鄭成功施行寓兵於農之汰,軍隊分鎮各地,按地開墾。原來臺地漢人大都治海邊港口定居,依賴對外貿易互通有無。官兵百姓往內陸開墾遷居,物質取給的陶製器物必然尋求自製發展。第三:臺海貿易之阻絕。明鄭與清對峙,間、浙沿海曾有一段時期實施海禁政策,「寸板不許下海」。大陸輸入貨物斷絕,故臺地居民生活必需品,也只好自行生產製造,以求自給自足。  
1654 年歸入清廷版圖,高拱乾監撰《 臺灣府志》 ,敘述臺灣府街市店厝已有4705 間。其中瓦厝佔2525 間、草厝1880 間,瓦厝已經比草厝多。瓦的來源,雖不能斷定產自何地,但既然瓦厝已日漸普及,陶業也就更有其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有燒瓦、瓦厝之外,《 臺海使搓錄》 正式記載臺灣地區的窯跡:「康熙壬寅,巡歷南北兩路窯亦錯列,殆不足供全郡之需,小民草寮,以竹為柱,上覆以茅,用土塗附,… 」。而成書於乾隆6 年的《 重修臺灣府志》 則有更明確的記載:「瓦漏瑤五座,共徵銀十二兩五錢。」臺灣陶業發展顯然已經具備獨立產業的雛型,而且已經納入管理,徵銀繳稅。另載有彰化縣半線保管下有「磚仔窯莊」,這肯定磚塊製造存在的事實。有關陶、磚、瓦在產製過程相容性相當大既能生產瓦片,亦應具備製作磚塊或素燒陶器的能力,它們之間發展的年代早晚,應不致相差過大。尤其是初級的製陶,並未講究精緻美觀,磚、瓦、陶器視為同一類產品,一起燒製,通稱其產業為陶業。南投縣至今尚有部份傳統蛇窯工廠,生產文化瓦與日用陶器混雜一起燒製,足資引證。  
臺灣陶業雖然在清初即已發展,但其發展速度,其實是相當緩慢的。同治7年的《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 一書亦曾記載,「紅磚」由廈門運臺,每千塊九元。由此加以推斷,在當時臺地磚散式的發展。今日的南投市、竹山鎮、埔里鎮都有製陶事業。產品有磚、瓦、水甕、土鍋等粗陶;日用陶器已有施白色化柱土的釉燒香爐、香筒,但素燒陶器仍佔較大多數。日治時期,竹山、埔里地區陶業轉趨式微,南投市區牛運倔附近陶業,一支獨秀,產品分粗陶、細陶,有「南投燒」的美譽。專業生產細陶器是整個製陶工廠以碗、盤、杯、壺、香筒、火烘、人偶.… 等小件而工細的日用陶器為主要產品。在陶土的篩洗、拉逐、彫工、塑形、釉藥的調製以及火候的控制上,都比磚、瓦或粗陶的生產,更須要精巧的技術。日治以後,南投首先展開生產細陶器,打開知名度,與水缸、甕等粗陶分頭發展。磚、瓦製造方面,也與草屯鎮分庭抗禮,產量獨佔南投縣磚、瓦製造的鱉頭。集集、水里及魚池的陶業也在日治的後半期興起。由於陶工及其技術與南投牛運崛淵源頗深,所以,集集、水里、魚池興起的陶業,乃被視為「南投燒」後期的分支。  
1940 年代前後,細陶器漸失市場,粗陶器比較不受影響,水里陶反而愈見興盛,攀條製作大水缸的技術尤其有名,甚至超越南投市,獨領風騷,直到現代陶藝的興起。南投縣現代陶藝大約興起於60 年代晚期,在結土的選擇、釉色的調製、燒窯的設備與創作的觀念上,現代陶藝與傳統陶業都大不相同。  
南投縣的南投市、草屯鎮、名間娜、集集鎮、水里鄉至今尚有部份窯場,保存古老的「蛇窯」提供瞭解傳統陶業的產製過程。

南投陶的發展
陶瓷製品發展到成熟的階段或擁有一定知名度以後,往往就會出現特定的稱呼。這些特定的稱呼或名號,常為後一輩的人所賦予的;而不同的年代,會有一些大同小異的轉變。  
傳統為某一陶瓷名產取名,其分類的基準,常見者有三種,即依據朝代、產地或產品特徵。以「朝代」區分:如嘉靖窯、萬曆窯、康熙窯、雍正窯… 等。以「產地」區分:如龍泉窯、宜興窯、石灣窯、景德窯、南投窯、鶯歌窯… 等。其中又以「產地」命名的情形,最為昔遍。日本傳統習慣也是相同,但他們不稱「窯」而稱「燒」。如美濃燒、九谷燒等。故南投窯在日治時期便稱為「南投燒」。  
「南投燒」意義上是指的都是南投這地方產製的陶〔 瓷〕 器。可是「南投」這個地名,在不同時代其轄區大小差異,並不一致。最初它只是一個小村莊,而後慢慢擴大轄區,包含附近鄉鎮,乃至戰後,成為一個縣的縣名。由於「南投燒」曾經馳名中外,時下一般人稱呼南投陶器,經常稱呼「南投燒」。不管它是產自南投市、魚池鄉、埔里鎮或集集鎮,也不論它的年代是在前清、日治或戰後。在古董民藝界,有不少的收藏家也持同樣的觀念。其實,「南投燒」乃特定時代、特定地區的產物。南投市牛運倔才是「南投燒」原始的發源地,日治時期曾一度飛黃騰達,始慢慢擴及附近地區。  
「南投燒」內涵或許為南投縣整體陶業的主流與精華,但因地名轄區的變動,使用「南投陶」一詞取代「南投燒」,富於現代意義,也符合中文稱謂的習慣。  
南投陶的重要性及地位,不在於創始年代的早晚,而在於產品的特色。過去陶器有粗陶器、細陶器之分,粗陶器方面,早期南投陶有大型的金魚缸、陶棺,製扶獨特,水里的龍罐、大水缸尤其有名。在細陶器方面,「南投燒」聞名中外,專案生產精緻陶瓷的先鋒,在陶業歷史有其重要地位。  
早期南投陶特色:早期南投市區所產陶器,陶土質地比較Q、黏性高、深紅結實,白土貼花或鏤空的化柱手藝頗為精巧。不過,整體而言,細陶器大都是富有人家訂製或應親友要求或因特殊目的才有燒製,一般都是放在水缸裡一起入窯,數量並不多,也非專業生產。日用陶器大體還是粗陶的夭下,如:缸、甕、罐、缽等,且素燒比釉燒更為普遍。釉燒之釉藥,多半為草灰與泥漿,土援練製,但求不漏水即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黑陶」的製作。黑陶的結土原料並無特殊之處,但火溫較高,燒製時,火溫達到理想的程度,窯裡、窯外即時大量的灌水,使其在極短的時刻產生兩極燮化,急速的膨脹與收縮,遭到強還原的效果,俗稱燜「窯」。產品有:塊磚、色沙、薄仔瓦〔 臺灣瓦)、理想瓦、鬼面瓦、筷籠、香筒等。色澤佳者,通體烏黑。如還原不理想調灰黑,硬度較差,且可能有紅、黑雜錯的情形出現。田調記錄清朝時已有黑陶,遍及嘉義鹿、彰化等中南部地區。在南投市附近古老民宅,還有許多黑色的薄仔瓦,足證過去黑陶應曾在本地流行使用。黑陶在戰後初期仍有人製作,產品多為黑瓦(烏瓦)。現今技術已瀕臨失傳。  
日治以前,南投地區陶業應該已經有基礎。如德泰瑤、漳興瑤、聯成瑤應都是日治前即已存在的傳統老字號。而日治時期達到產業的高峰,陶器工廠六家並存,磚、瓦工廠十九家。由於引進機械設備,瓦業產品變得多元化,而日用陶器生產也邁入黃金時期,足與鶯歌陶南北輝映。  
日治時期,南投的窯業受到政府的重視。其中精緻陶器邁向專業生產,品質明顯提昇。有名的「南投燒」也就是特別指這段時期南投所產的細工陶器。「南投燒」得助於日本推動改良陶瓷工藝技術,南投、北投兩地都曾接受總督府補助金,改良技術,提昇產品品質。有關日治初期南投廳、郡改府推廣「南投燒」的發展概況,在《 南投郡管內概況》 一書的「南投郡名產」記載的非常詳細:明治31年(1898),當時的辨務署長矢野武平為了開發產業,乃計畫政良固有的南投燒。明治34 年(1901),當時的南投廳長小柳重道氏向總督府申請1500 元補助金,並且設置陶業技術者養成所,由日本聘請陶業技術師龜岡安太郎氏來任教。一方面培養技術人才,一方面改進產品品質,而使得南投窯的名氣遠播。  
明治40年(1907)補助金停撥,使得窯業一度陷於低迷。至昭和2年(1927)3月4日,同業者6 名,以避免競爭、統一價格、改良製品為目的,設立南投陶器同業者組合會,接受當時南投郡守村田三郎之指名,由劉樹枝先生就任組合長。組合成立同時獲得州、街政府的大力補助。開辦技術員講習會,聘請當時在北投的陶藝技術師賀本主三郎氏,及日本本國的富浦師擔任講師。南投窯業者並且改進燒窯練土設備和電動器旋轉台等,使生產機械化,產量大大的增加。在當時日本本國窯業製品因生產過剩而滯銷的時候,唯有南投窯能以自己獨特的雅致風格而受到青睞銷路不衰。  
「南投燒」不僅是南投郡內的名產,也是當時整個大臺中州的名產。昭和10 年(1935 )臺中州勸業課中部台灣宣傳協會《臺中的產業 觀光》與昭和11 年與昭和11 年(1936 廈中州印行之《 臺中州概觀》 皆將「南投燒」歹韭為有名的物產,與大甲蓆帽齊名。  
「南投燒」時期,陶器工廠有六家,謝土先生創立於昭和9 年(1934)金義成製磁公司;張難先生於大正9 年(1920)的南投製磁公司;李元先生於大正15 年(1926)的信成陶器工場;劉樹枝先生於大正一年(1918 )的協德陶器工廠;謝通爐先生於昭和14 年(1939)的製磁工場。  
信成陶器工廠位於頭窯,日治時期以「頭窯」、「尾窯」的泛稱信成與協德窯。根據南投街「建成商行」的帳冊〔 大正年間〕 發現,信成陶器工廠曾別稱為「南投磁棺製造株式會社」。「磁棺」實即「陶棺」,由於其體積龐大,接合處在燒製過程中極易進裂,技術難度相當高,即以今日之技術也並不容易成功突破。陶棺製造持續並不久,銷路不廣,很快回復水缸生產。在陶業史上有此一奇想製作,是一個異數。其還有一樣傳世的陶盤,製作精巧。其尺寸有大有小,以用白土鑲嵌吉祥圖案者最佳,通常其盤底有圓形印款,刻黃反二字。  
「南投燒」的價值在於精緻化一般日用陶器,講求工細且美觀,使其不僅能發揮實用的目的同時也具有玩賞的趣味。陶器,從純粹寶用到具備玩賞的裝飾趣味,其發展歷程相當地長久。如同文明世界非一蹴可及,乃先民一步步,汗水藝想,累積得來的成就。日治時期「南投燒」即象徵文明,惟「南投燒」後繼無人,又適逢二次大戰爆發,逐轉趨式微。戰後,磚、瓦業較不受影響,但老字號陶器工廠歇業者不少,也有人轉往鶯歌發展。繼續留在本地製陶者,大多維持生產粗陶器。  
唯獨東陽陶器工廠,在半山另起爐灶,專門生產標準型老人茶具,頗類宜興朱砂壺,似有復興「南投燒」之象。東陽陶器工廠創始於民國37 年,負責人吳茂成先生曾經是協德工廠的師傅。協德歇業後才在半山自己設窯生產老人茶具。東陽的陶土取自草屯南埔及匏仔寮(今之富寮里)品質最好,不必飾洗即可運用。燒製的產品呈朱紅色,未經施釉,自然有一層光澤,與宜興朱砂壺幾可亂真。  
東陽陶器產品除了老人茶具,其他如花盆、香筒、香爐、筷籠等細陶器也有少量生產,初期的製品大都是手捏或拉坏,到後來才利用石膏模灌漿技術,提高產量及品質。東陽陶器大約在民國70 年代初,即在發展中遽然歇業改行,蛇窯已拆毀,文物亦已散逸。但東陽有使用店名或人名印款習慣,不難辨識。  
今日的南投市、草屯鎮、中寮鄉、名間鄉,在行政區域尚未詳細劃分之前,乃屬於同一個共同生活圈。南投市本地陶業發展,可能有相對抑制附近鄉鎮的作用。名間及中寮歷來僅三、四家工廠,而且大都生產磚、瓦。倒是草屯地區的溪洲、月眉厝的泥土係貓羅溪平緩河水的沖積層,可作磚、製瓦、燒陶的原料,因此在溪洲、月眉、富寮紛設立窯場。因而形成草屯鎮磚、瓦業頗具規模,與南投市陶器工廠產生互補的作用。昭和11 年發行之《工場名簿》 統計,陶器工廠:南投街五家、草屯主零家。磚、瓦工廠:南投街六家、草屯主七家。說咀草屯無專門生產陶之工廠,磚、瓦業則勝過南投市;曾在八卦山傳統建築田野調查中得知幾乎所有的磚、瓦來自草屯的溪洲窯。草屯鎮富寮里至今仍有若干傳統蛇窯磚、瓦廠,其過去曾經是磚、瓦工廠的集中地區。  
集集、水里、魚池陶業略具規模,大約要到日治初期。當時因為這地區的薪材〔 燃料:主要為芋蓁與雜木〕 容易取得,而陶土質佳,耐火度亦高。所以繼牛運堀陶業之後,成為南投縣陶業的重心。但這三個鄉鎮各自仍有所區別。集集陶土取自濁水溪畔田園底土,以磚,瓦生產為大宗。集集鎮日用陶器僅戰後設立的添興磁器工廠尚具規模,兼營陶瓦生產,直到現代。

南投陶的特色
南投陶在台灣陶業與民間藝術中則擁有特殊地位。做為一項地方文物呈顯的特色與風貌,也是令人驚奇喜愛。南投陶特色分析。首先,南投陶以「紅陶胎」為特徵,但這並不意謂「紅陶胎」便是產自南投。事實上,台灣北、中、南部有紅陶胎陶器、即便是國外,至少日本愛知縣常滑燒也有部份紅陶胎陶器,而且土質極其相近,肉眼分辨不出來。燒法而言,較為特殊的為南投市區內的燜窯燒法,其燒成效果使陶磚呈現灰、黑色調,較於一般磚紅呈色上,別有一番味道。  
 
南投陶的主要特色可歸納如下:  
 
1 .釉色:南投釉燒陶器年代可能很早,已使用化柱土及透明鉛釉,白色化柱土的運用在釉蔚尚未發達之前,不失為一項增加陶器美觀的選擇。而利用不同比例的陶土,互相羼合,產生中間色,造成層次燮化,不失為巧思匠意的運用。清朝時期,南投陶即有作品。清朝的釉色燮化有一項特徵即上釉者大多為低溫鉛釉及呈色較深草灰釉。據傳草灰釉是利用積炭裡的松柴油脂,經浸水後蒐集面得的物質。南投有許多紅、黑二截的陶甕、水缸據傳遠從清朝時代即很普遍,文物收藏界也頗多持這種看法。不過,這類陶器在日治時期仍有製作,且不限於南投市,水里、集集也曾出產。釉色在日治時期轉趨多樣,最特別的是俗稱的素三彩,顏色由綠、褐、白以及陶土本身的磚紅色構成。此外,藍彩亦已開始使用,不過,大都是用在比較高溫的魚池碗。戰後至50 年代釉色更為豐富,藍、綠釉似乎已普及運用,而自清朝流傳下來的白土化妝釉仍繼續延用。  
 
2 .陶土:磚胎土質是南投陶的基本特色,臺灣各地不乏同類陶土。其中以台南歸仁與大甲東陶土與南投最為接近,如果同素燒器皿,幾乎很難區別。若是表層都淋過透明鉗釉,基本上,南投陶土富含鐵質,燒結之後色澤泛磚紅,若溫度較低,則略呈橘紅;大甲東陶器則偏棕色,歸仁窯亦是。影響陶器外觀的因素很多,且過去陶土材料品質並不穩定,變化極大。  
 
3.落款:早期不重視落款,落款文字通常在禮器用品才可以找得到。清朝時期陶器上的款文多半採用鑲嵌白土作風,技巧略顯生疏,而且因土性不同,燒結並不理想,日久很容易風化脫落。日治時期,部份南投陶有使用印款的情峞A來自日本的影響,其印款形式由日本技師龜岡安太郎發明,使用年代從明治34 年開始,可能持續至大正年間;以劉家的「協德」、「信成」黃反為常見。  
 
4.本燒:南投陶除有上釉的產品之外,「本燒」也很有名。「本燒」是學稱,俗稱為「素燒」,是陶土不加釉一次燒成。「本燒」的成長歷史漫長,而且被廣泛的應用來做各種日用器皿,其技巧與器形可能還受到土著原住民的影響,釉燒則承襲自中原大陸而來。素燒陶是直接取自大地的泥土,用南投柴火煉燒,展現著灰黑、橙褐、土黃、淺黃、褐紅、紫紅、暗紅等色澤。素燒陶器在顏色方面,多呈紅色,其紅如火,在傳統的民俗信仰中,一向以「紅」為吉祥,以「紅」為吉祥,以「紅」象徵興旺。紅色的磚牆、磚壁,紅色的屋瓦厝,紅色的梅花、柳條,在屋宇建築配襯上,不僅有襯托對照之美,且有「興旺吉祥」的民俗意義。而在炊飲、盛儲、生計、陳設等一些傢俱,神像、禮器、鎮宅避邪及喪葬明器,以素燒的紅色呈現。  
 
素燒南投陶,色澤、質感表現相當特殊,運用在:  
 
( 1 )民生日用品:陶甕、花瓶、碗、杯、筷籠、火爐、油罐、茶罐、茶壺、油燈、椅鼓、陶枕、壁飾、陶硯、線模、器座等物。素燒的烘爐、狗母鍋,裝鹽、油、糖的陶壺,此種素燒的不會滲漏且外緣較易擦洗。水壺、龍罐與陶杯,各式各樣的筷子籠、粿模,在早期田野鄉間、廚房的牆壁及年節,發揮素燒陶的功能。其中素燒陶筷子籠外形變化多端,有四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型、三角形橢圓形、扇形;裡面的空間分類,有單隔、雙隔;背部貼面造型,則有直線型、五面、四角型、椅背扶手型,半圓型、水波紋型、葵花型、狐紋浪型等。個體與複體型態劃分,又有單圓桶型、雙圓桶型、三圓桶型等。  
 
鄉下民間盛儲的器用,除少數人家的石製與木製器皿外,多為陶瓷器皿,不上釉素燒的缸、甕、筒、瓶,可以裝水、裝酒、裝油、裝五穀,與醃製醬油、豆豉、豆芽“它們分別擺設在老式土塊厝或茅草屋簷下的步廊,壁角〔 牆壁之角落〕 或後壁溝〔 屋後水溝〕 。  
 
( 2 )宗教器物:民間信仰,是廣大民眾重要的精神文化之一,在信仰的器具方面,神佛雕像、香爐、香筒、香揮、燭座、薦盒〔 案奉)、薰爐等禮器,與及鎮宅避邪的風獅爺、喪葬的陶棺及陪葬的明器等,也用素燒陶。其中香筒有四方型、長方形、梯形、半圓型、曲浪形、書卷形等,又有透雕、平面、浮雕等區別;而底座則又有獸足、卷草足、平底足、狐紋足等,造型典雅而穩重,奇巧而富麗。  
 
( 3 )建築器材及裝飾、裝置器物:如磚瓦、灶眉、煙囪管、水槽、涵管、磚雕、瓦衣、梅花、柳條(後二者為傳統建築中窗飾、屋頂脊裝飾所使用之花磚)、鬼頭(屋脊兩端之瓦鎮、作鬼面飾以鎮宅避邪)等。此外還有休聞育樂、文房、醫藥等的用品、器具。使用項目繁多,凡日常生活所需的皆可燒造。  
 
建築結構需用的各類磚瓦材料,素燒南投陶也有燒製厚薄不同的磚瓦,其顏色多為紅、灰、或紅灰藍雜色。灰、紅灰藍雜色的較為早期,磚較粗厚。磚雕裝置是台灣特有的民俗藝術,磚雕圖案的背景處塗成白色或其它顏色,以襯托出主要圖案的磚紅色,再鑲嵌在屋宇的外壁,可以將門面點輟得美侖美奐而別饒風味。  
 
以前的傳統廚房(灶腳),灶前的灶眉、煙囪管及囪櫃,灶土上的薄磚貼面,洗盤的水槽,水溝的水管、涵管,都為素燒陶。灶眉、煙囪管、囪櫃,因為常須火燒,故質料多為沙質陶或粗沙陶,水管涵管及水槽所以使素燒陶之沙質陶,則是由於沙質陶較不易碎製及耐腐之故。  
 
建築裝飾有雕花、壓花的磚,如魚鱗的瓦衣,裝飾在屋脊透風又美觀的梅花、柳條,排水的滴水瓦當,作為支撐雀踏〔 鳥踏〕 及收尾〔 煞〕 的半邊葫蘆,與鎮煞在屋脊兩端的「鬼頭」等。  
 
屋家方面有鼓形的矮凳、高凳,兼作花几的陶座,預防螞蟻爬上的菜櫥、飯桌腳墊,照明的燈盞,取暖的火籠等,也有以素燒陶燒製。陳設有花瓶、花盆、水仙盤、茶盤、惜字筒。文房有各類筆插、文鎮,信插、燈心插等。居家醫藥有煎藥的陶壺,尤其中藥鋪更有裝綠豆癲黃、陳皮、及其他裝蜜製的藥罐,擂碗、陶臼、碾槽等。

總論
南投地區因是不濱海的內陸且土質適合陶業發展,創造出一個陶業興盛,人文薈萃的地方。陶的演進從磚、瓦、粗陶的日用需求轉而因經濟生活優越要求精緻的細陶,尤其清時南投陶就生產手工極為精巧的宗教器用,如薦盒〔 案奉)、香筒、香爐等,以及日用器物如火爐、筷籠、陶枕、飯盆、飼槽等物。裝飾圖案包括四季花卉、翎毛、動物、幾何形的連續圖案,題材風格與建築物上木刻裝飾相似,運在陶器上用刻畫、貼花、鑲嵌、鏤空等手法來表達。  
 
日治時期的陶品延續清代種類,但手拉坯之外,工具與機械的運用也逐漸流行與取代,如以印模、壓花代替手刻,以注漿成形代替手拉坏。日治時期傳授洗土的技術,且坏土的純度較高,也能呈現比較亮麗的釉色,這是陶品一大進步。又日人做事較為精謹,製陶時將器物的邊緣修飾得光素整齊,此做法影響南投的陶工。除生產技術有所燮化之外,釉色及產品種類增加類似唐三彩、磁州窯以及富有日本風味的產品出現。裝飾圖案一方面呈現西方巴洛克式風格的影響,另一些則呈現簡潔的線條以及精確的造型。這種不同似乎可以與日治時期台灣西式建築裝飾風格的轉變對應。  
 
臺灣的陶業從分區集中發展到重心完全移至北投、鶯歌,關鍵時期大約在戰後。陶業的興衰,隨著時代的變遷企業化大量生產,提昇技術層次,帶動產品品質的創新有著經濟性關鍵決定因素。畢竟,陶瓷是土的藝術,也是火的藝術。企業化大量生產,供應日常實用的基本要求,可謂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藝術創作,極容易與生活文化相結合。  
 
陶瓷器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雙重特質。陶業的發展,實與物質文明有相當密切的關聯。南投運用本地陶土特性,加上傳統陶業的特殊技術,創新陶藝;現代陶藝在南投已走向藝術創作與生活園區的結合,另創出一片新的方向,如添興窯、蛇窯、個人陶藝工作室,燒製具有個人或地方色彩的作品與生活藝術結合,可創出自我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南投的願景。